人民日报用一条三分多钟的视频,来吐槽手机预装软件乱象,还展示了用户们对预装软件的态度。
但对于“预装App无法卸载”这件事儿上,大家的意见出奇地一致,巴不得第三方预装软件早日入土。
今天我就带大伙儿回顾一波,近年来智能手机有哪些经典流氓操作,它们又是否被成功整治,入土为安。
其实在国内智能手机发展初期,系统预装海量App,已经是厂商们的基本操作了。
现在从网上随手一搜,也能搜到几年前,那些运营商定制机乱塞预装App的事儿。
渠道商、运营商和手机厂商都有往系统预装App的能力,咱们逐个环节捋清楚。
最出名的莫过于联通的沃商店和电信的爱听App,用过定制机的小伙伴应该都有印象。
在2015年,上海消保委就从市面上买了一些手机回来做调查,测试这些手机的预装App和偷跑流量的情况。
小雷也算是看遍了手机各种骚操作,但看到这个数字时,心里还是噔了一下...
早期的安卓智能手机,基本都没有锁BootLoader,这就让渠道商有了可乘之机。
不过预装App本身是一件能盈利的事儿,要它们自觉控制预装App的数量,难度不亚于倒立洗头。
小米更倾向于通过MIUI来赚钱,比如把游戏、搜索和云服务等可盈利的服务,内置到系统当中。
由于MIUI用户量庞大,光是给App引流和服务付费,小米就能赚到不少钱。
反馈到日常使用中,很多用户都能感受到MIUI广告很多,当然啦,现在已经很收敛了,还提供了一键关闭广告按钮。
但无奈阻力太大,整个战线年开始,官方就发布过《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》,规定手机入网前需要申报预装App。
但知道2022年末,新的《通告》出来后,手机厂商们才意识到问题,对系统级预装App进行改造。
软硬兼施之下,小雷能预见,咱们手机会越来越干净,啥都能卸的时代终于到来。
软件厂商们利用手机内置的高精度传感器,配合自家的算法,让手机稍微倾斜几度,就能自动跳转到广告界面。
也别怪小雷攻击性强,大伙在网上搜一下“摇一摇广告”这词,基本能看到铺天盖地的谩骂。
官方发布了《移动互联网启动屏广告新型交互行为技术要求》,要整治的就是无底线的“新型交互行为”。
小雷也打开仔细查阅了一番,发现里面对摇动跳转、滑动跳转和转动跳转等广告跳转操作,都进行了明确规定。
除此以外,前阵子软件厂商为了给自家App引流,特意限制了网页版看全文的功能。
主流App被诟病多年的开屏广告,并没有污染到微信身上,影响观感的牛皮癣,小雷也从未在微信上见过。